一、如何把握古典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
其實可分兩步走
第一步:弄清中國古典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類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詩人在低頭采菊與仰頭見山這一不經(jīng)意的瞬間,與籬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種若有若無的默契關系,進入了悠閑淡遠、恬然自適的佳境。
第二類情感:傷春惜春,對人生苦短的慨嘆。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北宋?王令《送春》)以惜春之情來寫送春,新穎別別致。通過寫花、鳥,把自然物象點化為情感現(xiàn)象,抒發(fā)出對春的一種執(zhí)著、深厚、纏綿、凄婉的依戀之情。
第三類情感:秋思、秋恨,對離愁別緒的詠嘆。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唐?溫庭筠《夢江南》)“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既是寫眼中所見,又借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一種悵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凄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負了女主人公的脈脈之情嗎?讀罷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種悵恨。
第四類情感:愛國報國之志。
此類詩歌通常從亡國之痛、壯志難酬這兩個角度來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唐?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兩句直截了當?shù)乇磉_了詩人不顧年邁體衰,一心想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兩句借助夢境把詩人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第五類情感:對統(tǒng)治階級的揭露和控訴。
①不勞而獲。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北宋?梅臣《陶者》)通過對比,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階級不勞而獲的社會現(xiàn)實。
②政治黑暗(苛捐雜稅、徭役、戰(zhàn)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姓君王,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唐?聶夷中《詠田家》)反映了農(nóng)民在苛捐雜稅的逼迫下不得將青苗和蠶抵押給債主的悲慘遭遇,呼吁統(tǒng)治者能關心民生疾苦。
③****無能(南宋、清朝)。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清?丘逢甲《春愁》)將自己的感情與民眾的感情融成一股情感的潮水,抒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對清政府****無能的憤怒之情。
第六類情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
“足蒸暑士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唐?白居易《觀刈麥》)描寫了農(nóng)民在夏日割麥的艱辛和貧婦在田中拾穗的可憐與悲苦,表達了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類情感:對友情、愛情的贊美。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運用了諧音雙關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歌頌情人之間那種致死不變的愛情,成為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進入古代詩人情感世界的兩條途徑。
(1)由物象(事物的形象)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說:“客觀存在的月亮只有一個,詩中出現(xiàn)的月亮千變?nèi)f化。物象有限,意象無窮。”也就是說,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種情境中被觀照、被表現(xiàn)的月亮才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義物象、載情物象等。表義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別,“柳”與“留”諧音,含有“柳”字的詩句往往與離愁別緒有關。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載情物象以“雁”為例:“惆悵秦城送獨歸,薊門云樹遠依依。秋來莫射南飛雁,從遣乘春更北飛”。(《送客還幽州》)以對雁的憐惜寄托羈懷,也就是托物抒情。
(2)由詩人自身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處在唐朝典盛時期,希望營造一個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視權貴,一生不與統(tǒng)治者合作。這些思想情感在詩人的筆下表現(xiàn)很強烈。正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所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處于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因此,提到“杜甫”就應想到他“隴國憂民”的思想;杜詩,乃至他個人情感也融入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個風雨飄搖的朝代,漢人(統(tǒng)治者)被子金人趕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詞人在詩詞中大多表現(xiàn)出收復失地,慷慨報國的壯志。如陸游《示兒》中所寫“王師北定中原日,空祭無忘告乃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所寫“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中國古典詩詞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以下幾種:
1、正反對比。
古今對比、美與丑對比、理想世界與黑暗現(xiàn)實對比、田園生活與污濁官場對比。
2、襯托。
①從正面襯托。“江山荒城猿烏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是濤聲似舊時。”(陸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烏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襯悲的表現(xiàn)手法。該句以“荒城”的悲襯托“烏”悲,襯托詩人內(nèi)心的悲,猿猴、烏鴉與悲涼、愁苦相聯(lián)。
②從反面襯托。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被后世傳為絕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絕項,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嶺都會顯得十分渺小。該詩句表面上是在寫景抒情,而實則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xiàn)“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虛實結合的手法。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后文的虛寫“鐵馬冰河入夢來”,與前文的實寫“僵臥孤村不自哀”相照應,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慨嘆。
4、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南唐。李煜詞《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歸三件事比喻離別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見,沉痛哀婉,十分凄涼。
5、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無一純寫景詩。“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云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家何在”喻將遠走,“馬不前”喻前途艱辛。冰天雪地之中,詩人立馬藍關,不獨心系家人,的是傷懷國事。景物描寫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以上只是從整體上對初中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對古典詩詞鑒賞的還要了解詩人的生平,扣住重點字詞分析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平時要多看詩詞賞析的文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