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艾青中國現(xiàn)代新詩發(fā)展史上最具影響的著名詩人。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陽”等等。
《主旨》
本詩寫作與1938年,表達了詩人對民族遭受欺凌所感到的憤懣與哀傷之情,抒發(fā)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感情。
《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8行。通過鳥象征形象表達自己對中華大地飽含深情的至愛。
第二部分,9—10行。以問答方式,再次抒發(fā)對祖國的擔憂,對土地的深情。
《學習要點》
掌握象征手法的運用。
鳥;象征詩人;
“暴風雨”象征侵略者,反動勢力;
“土地”象征愛國主義情感。
“河流”象征人民內心的悲憤。
“風”象征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怒吼聲。
“黎明”象征美好,有希望的未來。
掌握語言自由多變,富于節(jié)奏感。
全詩的節(jié)奏感,音樂性來自詩歌內在的抒發(fā)感情上面。
全詩的自由多變表現(xiàn)在詩句排列和抒情節(jié)奏上面。
《門檻》(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屠格涅夫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具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貴族知識分子。
成名作《獵人筆記》。他的六篇長篇小說被稱為俄國19世紀40到70年代的“社會歷史編年史”。
《門檻》是一首散文詩,選自《散文詩集》。
《課文講解》
本文主旨
作者通過一組象征性形象,勾畫出當時俄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爭的情景,贊揚了革命者崇高獻身精神。
詩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關于革命的陰森可怕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革命事業(yè)的一些模糊認識。
二,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三層。
第一層:1——2自然段。描寫夢中所見的情景。
第二層:“望不透的黑暗中散發(fā)著寒氣——厚厚的門簾立刻放下來遮住了她。”
這層是全詩的主題。描寫門內門外的對話,門內的聲音詢問姑娘的來意,并告訴她跨進這門檻意味著什么。姑娘則義無反顧,做好各方面準備。在層層對答中,表現(xiàn)了姑娘毫無畏懼,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高尚品德。
第三層:最后兩段。描寫姑娘跨進門檻后,人們對她的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
《學習要點》
1,掌握女革命者的特征。
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準備忍受種種外在的痛苦與打擊,而這些不僅來自于敵人,還要來自于親戚,朋友;
(2)自身要付出重大的代價,準備犧牲,以至于無名犧牲,準備犯罪……
(3)即使事后證明自己是錯誤的,自己受了騙,白白浪費了生命,也絕不回頭。
2,重點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
“一座大樓”象征偉大神圣的革命事業(yè);
“門檻”象征革命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門內的聲音”象征革命及革命可能帶來的種種考驗;
“一位姑娘”象征勇于獻身的革命者;
“傻瓜”象征市儈主義者對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誣蔑。
“一個圣人”象征人們對革命者的贊揚。
3,重點掌握副標題“夢”的含義。
通過“夢”來說明文中一切人,事,物,都不是寫實,而是通過一組像“夢”一樣朦朦朧朧的意象,暗示一種抽象的思想觀念。
4,掌握本文以對話形式組織結構的特點。
本文全是對話,通過對話把全篇材料組織起來。
《重點段落分析》
“姑娘跨進了門檻——不知從什么地方傳來一聲回答。”
1,“姑娘跨進門檻”象征:革命者抱定堅定信念毅然投身革命事業(yè)。
2,“傻瓜”說明市儈主義者對革命者的不理解與詆毀。
3,“一位圣人”表明人民對革命者的贊美。
《虞美人》(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李煜,五代南唐最后一個君主,史稱李后主。宋滅了南唐,李煜投降,被封為“
違命侯“。后被宋太宗所殺。后人將其父李璟與他的詞合編為《南唐二主詞》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本詩寫于李煜亡國之后,身為囚徒之時,抒發(fā)了他故國之思,亡國之恨的思想感情。
二,課文串講
上片描寫良辰美景中的愁思之情。
下片描寫回首故國引起的無盡的愁思。
《學習要點》
1,掌握該詞中借景抒情的句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美好季節(jié)中的美好事物,可是作者卻期盼它不要出現(xiàn),因為它得出現(xiàn)只會引起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傷痛:“往事知多少”直接說明期盼春花秋月了結的原因。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囚禁之處東風又起,更進一步抒發(fā)了作者無窮的思念與傷痛。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往日的“雕欄玉砌”還在,而它的主人早已憔悴不堪。江山易主,物是人非,采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作者對故國的思念和亡國的傷痛。
2,重點掌握幾個句子的含義。
“春花秋月何時了”。春天的花充滿生機和美好,秋天的月象征團圓和光明,作者卻希望它快完結,這不合常理的思想,表現(xiàn)了作者因痛苦而厭倦上生命,及對故國的思念,對亡國的傷痛。
“往事知多少”去日苦多,不可復返。同時厭倦來日,不敢思量。包含追憶,痛苦,悔恨,不可企求多種含義。
“雕欄玉砌”指的是南唐的宮殿,以此說明江山易主;
“朱顏改”指自己本來的面容變得憔悴不堪,物是人非,表現(xiàn)主題。
3,掌握詞中的比喻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抽象的,看不見的哀愁,比喻成可知可感的江水。以春水之多,之大,之流動,之永恒來比喻自己的憂愁綿綿無期,永無邊際。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詞。
《八聲甘州》(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柳永世稱柳七,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文人,婉約詞派代表。
《八聲甘州》是一首慢詞。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抒寫羈旅行役之苦。
二,疑難辭句
1,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霜風:秋風;凄緊:凄涼逼近。殘照:落日余輝。
2,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是處:到處;紅:花;翠:綠葉;冉冉:漸漸;
3,爭知我,倚欄桿處,正任凝愁。爭:怎;任:如此;凝愁:秋思深重;
三,課文串講
上片描寫登高所見秋景。
上片按照先總后分的層次展開,分為四個層次;(1)點明時間,季節(jié),寫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氣氛;(2)寫無生命的事物,風;關河,殘照;(3)寫有生命的事物;花殘柳敗;(4)寫長江,用一個“語”字給無生命的長江賦予了秋思。
上片寫景,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礎。
下片抒情,抒發(fā)思鄉(xiāng)愁情。
下篇抒情轉折有四次:(1)“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不忍登高,卻還要登高,描寫自己復雜的心情;(2)“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跡他鄉(xiāng),卻不得不在他鄉(xiāng)淹留。(3)抒情角度轉變,“想佳人,——正任凝愁”,從自己轉到佳人,又從佳人轉到自己。寫佳人對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寫自己的思鄉(xiāng)之苦。(4)從家人又回寫自己,突出自己心中的愁思深重。
《學習要點》
1,掌握抒寫羈旅行役之苦的具體情感內容。
事業(yè)無成帶來的郁悶,怨憤,異鄉(xiāng)漂泊引起的對家鄉(xiāng)的無限離愁和思念,是柳永羈旅行役之苦的具體內容。
2,重點掌握“登高臨遠”四字是貫穿全篇的關鍵句。
“登高臨遠”四字貫穿全篇:起首“對”字已經隱含作者登高望遠。上片的景物描寫都是登高遠望所見;下片直接點明“登高臨遠”,而下片的種種感受都是“登高臨遠”時產生的。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正是通過“登高臨遠”四字把前后文有機地結合起來。
3,具體分析上片的結構。
上片按照先總后分的層次展開,分為四個層次;(1)點明時間,季節(jié),寫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氣氛;(2)寫無生命的事物,風;關河,殘照;(3)寫有生命的事物;花殘柳敗;(4)寫長江,用一個“語”字給無生命的長江賦予了秋思。
上片寫景,為下片抒情奠定了基礎。
分析下片抒情轉折的特點。
下篇抒情轉折有三次:(1)“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不忍登高,卻還要登高。(2)“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跡他鄉(xiāng),卻不得不在他鄉(xiāng)淹留。(3)
抒情角度轉變,“想佳人,——正任凝愁”,從自己轉到佳人,又從佳人轉到自己。寫佳人對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寫自己的思鄉(xiāng)之苦。
重點分析“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的內涵。
(1)長江無語,全不顧游子的秋思,反襯作者的愁苦之情。(2)作者自嘆事業(yè)無成,年華虛度;(3)江水流入東海,而自己卻無法回家。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