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xué)獎是按照諾貝爾的遺愿設(shè)立的,其發(fā)獎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諾貝爾的遺愿的。按照諾貝爾的遺愿,文學(xué)獎應(yīng)贈給"文學(xué)家,他曾在文學(xué)園地里,產(chǎn)生富有理想主義的最杰出的作品。"在遺囑的末尾,諾貝爾還表示:"我確切地希望,在決定各獎的得獎人時,不顧及得獎人的國籍;只有貢獻最大的人,可獲得獎金,無論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國家里。"
諾貝爾的遺愿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如何掌握理想主義則不容易。何為理想主義?理想主義的內(nèi)涵中包含著多少道德原則,多少美學(xué)藝術(shù)原則?在掌握理想原則時是強調(diào)它的古典的、永恒性內(nèi)容還是強調(diào)它的現(xiàn)代性內(nèi)容?這不是像學(xué)生在考卷上做出幾句理論答案就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文學(xué)院在評選中選擇一些與人類理想、人類總體期待、總體希望相合拍的基本視角和標(biāo)準(zhǔn)。然而,即使選擇了最符合理想主義的批評視角,也難以避免批評的主觀性。視角、標(biāo)準(zhǔn)、審美判斷畢竟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學(xué)作品極為豐富復(fù)雜,人的視野、眼光、能力極為有限,并非三頭八臂的瑞典文學(xué)院士們盡管辛苦勞作,功勞很大,但也不能不表現(xiàn)出很大的局限。我們不妨共同作次世紀(jì)性的文學(xué)之旅,然后看看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得失。
先看看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的名單。
1901年萊涅·蘇利-普呂多姆(法國)
1902年狄奧多·蒙森(德國)
1903年比昂斯騰·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萊德里克·米斯特拉爾(法國),何塞·德·埃切加萊·伊·埃伊薩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
1906年吉奧修·卡爾杜齊(意大利)
1907年約瑟夫·魯?shù)聛喌?middot;吉卜林(英國)
1908年魯?shù)婪?middot;克利斯托夫·奧伊肯(德國)
1909年塞爾瑪·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爾·海澤(德國)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時)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國)
1913年拉賓德拉納斯·泰戈爾(印度)
1914年(未頒獎)
1915年羅曼·羅蘭(法國)
1916年卡爾·古斯塔夫·魏爾納·馮·海頓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爾·阿道爾夫·吉勒魯普(丹麥),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麥)
1918年(未頒獎)
1919年卡爾·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漢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爾·法郎士(法國)
1922年哈辛托·貝納文特·伊·馬丁內(nèi)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葉芝(愛爾蘭)
1924年烏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萊蒙特(波蘭)
1925年喬治·蕭伯納(英國)
1926年格拉齊婭·黛萊達(意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國)
1928年西格里德·溫賽特(挪威)
1929年托馬斯·曼(德國)
1930年亨利·辛克萊·路易斯(美國)
1931年埃里克·阿克賽爾·卡爾費爾德(瑞典)
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
1933年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俄國)
1934年路易吉·皮蘭德婁(意大利)
1935年(未頒獎)
1936年尤金·奧尼爾(美國)
1937年羅杰·馬丁·杜·加爾(法國)
1938年賽珍珠(美國)
1939年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芬蘭)
1940年--1943年(未頒獎)
1944年約翰尼斯·維爾內(nèi)姆·延森(丹麥)
1945年加·米斯特拉爾(智利)
1946年赫爾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紀(jì)德(法國)
1948年托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國)
1949年威廉·??思{(美國)
1950年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英國)
1951年帕爾·法比安·拉格爾克維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
1953年溫斯頓·羅納德·史本斯·邱吉爾(英國)
1954年歐內(nèi)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國)
1955年哈爾多爾·基里揚·拉克斯內(nèi)斯(冰島)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nèi)斯(西班牙)
1957年阿爾伯特·加繆(法國)
1958年鮑里斯·列昂尼德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lián))
1959年薩爾瓦多·夸西莫多(意大利)
1960年圣瓊·佩斯(法國)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約翰·斯坦貝克(美國)
1963年喬治·塞菲里斯(希臘)
1964年讓·保羅·薩特(法國)
1965年米哈依爾·亞歷山德洛維奇·肖洛霍夫(蘇聯(lián))
1966年撒繆爾·約瑟夫·阿格農(nóng)(以色列),奈麗·萊歐涅·薩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爾·安格爾·阿斯圖里亞斯(瓜地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薩繆爾·貝克特(愛爾蘭)
1970年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蘇聯(lián))
1971年巴勃羅·聶魯達(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爾(德國)
1973年帕特里克·維克多·馬丁達爾·懷特(澳大利亞)
1974年伊凡·奧洛夫·渥諾·強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馬丁松(瑞典)
1975年尤金尼奧·蒙塔萊(意大利)
1976年索爾·貝婁(美國)
1977年維森特·阿萊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
1978年以撒·巴什維斯·辛格(美國)
1979年奧迪塞烏斯·埃利蒂斯(希臘)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蘭)
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nèi)蒂(英國)
1982年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
1983年威廉·戈爾丁(英國)
1984年雅羅斯拉夫·塞費爾特(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勞德·西蒙(法國)
1986年沃爾·索因卡(尼日利亞)
1987年約瑟夫·亞歷山德洛維奇·布羅斯基(俄國--美國)
1988年納吉布·馬哈福茲(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
1990年奧克塔維奧·帕斯(墨西哥)
1991年納丁·戈迪默(南非)
1992年德列克·沃爾科特(特里尼達)
1993年托尼·莫里森(美國)
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1995年顯默斯·希尼(愛爾蘭)
1996年維斯拉瓦·希姆博斯卡(波蘭)
1997年達里奧·福(意大利)
1998年霍塞·薩拉馬戈(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德國)
按照這份名單,我們看看各國得獎狀況:
法國12人
美國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羅斯基)
英國6人
德國、瑞典各7人
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
俄國5人(包括布羅斯基)
丹麥、挪威、波蘭、愛爾蘭各3人
瑞士、智利、希臘、日本各2人
澳大利亞、比利時、印度、哥倫比亞、芬蘭、瓜地馬拉、冰島、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亞、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達、葡萄牙各1人
直至1998年為止,共有95人得過諾貝爾文學(xué)獎,而法國、美國、英國、德國、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國等八個國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麥、挪威、波蘭、愛爾蘭,則有71人。很明顯,諾貝爾文學(xué)家族重心在歐洲和美國,傾斜是明顯的。不過,我們也不能不承認,諾貝爾文學(xué)獎確實具有國際性,它的眼光在努力跨洋過海,伸向世界各地,甚至伸向尼日利亞、特里尼達等小國家。尤其是從1982年授予馬爾克斯和1986年授予W·索因卡(尼日利亞)之后,20年來,諾貝爾文學(xué)家族竟增添了哥倫比亞、捷克、尼日利亞、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達、葡萄牙等八國國籍,這又表明,瑞典文學(xué)院正在朝著更加國際化的路向走,努力減少傾斜度。1992年我在瑞典時,得獎?wù)呤翘乩锬徇_的德列克·沃爾科特,這是一大冷門。瑞典報紙告知人們,這位詩人兼劇作家在消息公布時,正在美國波士頓,他已經(jīng)起床,準(zhǔn)備吃了早飯后坐飛機到弗吉尼亞去給弗大戲劇系的學(xué)生講課。他一人獨處,妻子在西印度群島老家,身邊清冷,當(dāng)電話鈴響,瑞典文學(xué)院秘書通知他的時候,他大吃一驚,和許多人一樣感到意外。
我被瑞典文學(xué)院邀請去聽他的獲獎演說,一進門,就拿到一份英文講稿,題目是:《安德列斯·關(guān)于史詩記憶的碎說》,講話表明了這樣一種美學(xué)觀念:一只完整無缺的花瓶縱使再美,也缺乏足夠的魅力,但如果將若干從歷史掩埋中挖掘的花瓶碎片加以細心拼合,則那彌合的花瓶便具有欣賞不盡的藝術(shù)魅力。一尊精心雕制的塑像固然美,但清晨凝聚于那雕像上的清純的露珠,當(dāng)更具有搖人心旌的瑰彩。沃爾科特的演講既有論文的思想魅力,又有散文的內(nèi)在情韻與風(fēng)采,確實很有才華。他的審美理想,也反映了瑞典文學(xué)院的部分審美理想與審美標(biāo)準(zhǔn):不求完整無缺,但求能匯集人類歷史的各種文化精華,凝合出一種清新而富有活力的個性。沃爾科特這一講演的主旨和他的作品內(nèi)涵正好和瑞典文學(xué)院八十年代之后尋找的方向十分合拍,完全符合他們的文化理想。所以他們在頒獎辭中這樣解釋授獎給沃爾科特的理由:他的詩作具有巨大的光能和歷史的視野,這種歷史視野來自他對多種文化的介入。末尾這句話:對多種文化的介入,正是瑞典文學(xué)院世紀(jì)末最后二十年的努力。所謂"國際化",也就是各種文化的介入與融合。沃爾科特得獎后,我的朋友陳邁平在一篇評論中對瑞典文學(xué)院這一路向說得十分中肯。他說:"近年來,瑞典文學(xué)院對所謂第三世界國家文學(xué)或者所謂邊緣文學(xué)的注重是有目共睹的,歐美作家已經(jīng)越來越難問津諾貝爾文學(xué)獎了。文學(xué)院自然也非常關(guān)注'文化認同' 問題,而且作品本身代表一種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各種文化的介入與融合。一般瑞典人的性格都是寬容謙和的,他們不主張斗爭的哲學(xué),而是喜歡和平中立和互相忍讓。院士們也都如此,他們不想站在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立場來評價其他文化的作品,也并不主張各種文化之間互相對立、排斥和較量,而且主張互相聯(lián)系、融合甚至介入。"
從一百年來這份諾貝爾文學(xué)"火炬家族"的名單來看,我還覺得,二戰(zhàn)之后的評選比二戰(zhàn)之前評得更好。他們確實選擇了一群世界公認的杰出作家,而這些作家作品的大思路,確實體現(xiàn)了人類之愛這一基本理想。1949年,??思{在獲獎的演說中說,一個作家,充塞他的創(chuàng)作室空間的,應(yīng)當(dāng)僅只是人類心靈深處從遠古以來就存有的真實情感,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靈的真理就是:愛、榮譽、同情、尊嚴、憐憫之心和犧牲精神。如若沒有了這些永恒的真實與真理,任何故事都將無非朝露,瞬息即逝。"他還說:"人是不朽的,這并不是說在生物界惟有他才能留下不絕如縷的聲音,而是因為人有靈魂--那使人類能夠憐憫、能夠犧牲、能夠耐勞的靈魂。詩人和作家的責(zé)任就在于寫出這些,這些人類獨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瑞典文學(xué)院選擇了福克納,而福克納的這席話又充分地體現(xiàn)瑞典文學(xué)院所把握的諾貝爾的"理想主義"和評價準(zhǔn)則。一百年來,諾貝爾文學(xué)火炬家族確實共同展示了一種"心靈的真理",宇宙的理性,這就是愛、榮譽、同情、尊嚴、憐憫之心和犧牲精神。反此真理的另一極,即仇恨、暴力、墮落、冷漠、自私等等,瑞典文學(xué)院則給予斷然拒絕,不管他們擁有多大的才能。
近一百年來,諾貝爾文學(xué)獎所授予的每一個作家,幾乎都有爭議。很難找到全世界輿論一致認同的作家,甚至很難找到瑞典輿論一致認同的作家。據(jù)說,在頭25年里,只有1925年的獲獎?wù)呤挷{被瑞典的輿論共同接受。蕭伯納之外,即使瑞典本國的作家,也不可能被瑞典完全認同,例如,1974年,兩名瑞典作家伊凡·奧洛夫·渥諾·強生和哈瑞·埃德蒙·馬丁松共同得獎,就遭到瑞典輿論的攻擊,認定他們沒有資格獲獎。馬丁松是瑞典的文學(xué)大師,他獲獎后卻遭到自己的同胞如此苛求,心情非常不好,得獎四年后便去世了。在我聽聞的范圍內(nèi),常被非議的是邱吉爾和賽珍珠。有人說,邱吉爾的得獎是政治需要,但是,就在邱吉爾得獎30年后的1983年,另一位英國的獲獎作家威廉·戈爾丁(其代表作《蠅王》是英美大中學(xué)校文學(xué)課程的必讀書目)卻在獲獎演說中特別鄭重地禮贊邱吉爾。他說:"......我們不能忘了邱吉爾,盡管評論家們百般挑剔,他還是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的獲獎不是由于詩歌和散文,而是一部質(zhì)樸簡潔的敘事作品,它是真正表達人類戰(zhàn)勝和藐視一切困難的充滿真情的言論。那些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人們,都知道,是邱吉爾詩一樣的行動,改變了一個時期的歷史。"他最后甚至這樣衷心感嘆:"我覺得我該走下這個講壇了。邱吉爾、朱麗安娜,更不用說本·瓊森和莎士比亞了,這是一群多么杰出的人物呵!"我不隱諱自己對戈爾丁的禮贊產(chǎn)生共鳴,這不僅在于我曾被邱吉爾的二戰(zhàn)演講錄所蘊含的深廣詩意所打動,而且覺得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學(xué),不應(yīng)當(dāng)屈從于教科書上的狹窄定義,像邱吉爾這樣富有大詩意的言論,代表人類一代戰(zhàn)士征服魔鬼的精彩言論,絕對是美麗的散文,而且是閃耀著理想主義光焰的散文。我對賽珍珠也有好感。她的本名是珀爾·塞登斯特里克· 布克(1892�1973),賽珍珠是她起的中文名字。她從小就隨父母來到中國,直到35歲時才離開中國,她不僅從小就讀過中國經(jīng)書,而且很愛中國并努力了解中國,因此,在她的心靈中,一直把中國當(dāng)作她的第二祖國。1938年她在獲獎演說中說:"盡管我是以完全非官方的身分,我也要為中國人在這里說話,因為不這樣我就不忠實于自己,因為這么多年來,中國人的生活也就是我的生活,而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心靈上,我自己的祖國和我的第二祖國--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一份對自由的熱愛。"賽珍珠獲獎時僅46歲,屬于最年輕的獲獎作家(后來獲獎的布羅斯基常被認為是最年輕的作家,其實獲獎時已47歲)。賽珍珠寫作非常勤奮,一生共著85部作品,主要是小說,還有傳記、散文、政論、兒童文學(xué)等。瑞典文學(xué)院在給予她的"獲獎辭"中特別指出她的作品恰恰符合諾貝爾的理想原則。祝辭這樣寫道:賽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類的同情心跨越了種族的鴻溝,并在藝術(shù)上表現(xiàn)出人類偉大而高尚的理想。
我雖未閱讀賽珍珠的全部作品,但僅僅從她的代表作《大地》(1932)和《母親》就不能不被她所展示的中國人民的痛苦命運所感染,尤其是中國婦女的命運,其雙重奴隸的悲劇可說是被寫得令人驚心動魄。在她筆下中國婦女生活在雙重黑暗的夾縫中:一重是過去的黑暗--過去那種不把婦女當(dāng)作人的傳統(tǒng)觀念多么黑暗;一重是未來的黑暗,等在婦女面前的年老色衰,被丈夫所厭棄。在二十世紀(jì)的中國文學(xué)中,除了魯迅之外,其他作家對中國婦女慘苦命運的描寫,似乎沒有超過賽珍珠的。因此,以賽珍珠為例來非議諾貝爾文學(xué)獎也未必妥當(dāng)。當(dāng)然賽珍珠是很難與??思{、海明威等真正一流的作家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