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21人取消貧困生資格,32人從家庭經濟特殊困難降級為一般困難?!苯?,江蘇大學學生工作處正式公布了對4463名貧困生話費調查和處理結果。從2013年開始,江蘇大學嘗試每年以消費調查的方式對在庫貧困生進行資格再認定,對月平均消費100-150元的同學,建議降級處理;對超過150元的同學,則建議取消貧困生資格。(5月8日揚子晚報)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京華時報顧昀:有人大感不解,貧困生就不能多打電話?還有人認為學校此舉過于苛刻,缺乏人文關懷。其實,江蘇大學對一些話費較高的同學進行調查,確實因特殊原因話費超出的學生,并不會被取消貧困生資格。這樣做,相當于照顧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則,而不是蠻橫無理地“一刀切”。不過,這種做法本身也有一定缺陷。比如江蘇大學要求學生提供的僅兩個月的話費記錄,雖然調查對象的普遍性有了,但數據采集的完整性稍顯不夠。真正的貧困生,其消費水平會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而濫竽充數者,也很難長期掩飾下去。學校既要給貧困生真正的人文關懷,也要避免扶助資金被浪費和濫用,這就不能采取偷懶的辦法,而應扎扎實實地做好動態(tài)管理。
@新京報熊丙奇:在筆者看來,高校在幫困時,可以使用大數據,但必須注意兩方面,一是使用大數據不能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且數據要科學、全面;二是可以通過和校友、中學、地方政府的合作,來了解本校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建立另外的大數據平臺,即借用現在的學生學籍信息管理平臺,把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也進行如實記錄,這有利于跟蹤關懷貧困學生,包括今后針對貧困學生的招生計劃,都應根據家庭經濟情況來實施。當然,我國還要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建立完善每個居民的納稅證明體系以及征信系統。
@人民網蔣萌: “誠信記錄”近些年常被提及,但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范圍輻射全國的、各行各業(yè)共享的公民誠信記錄并未建立起來。反倒是,不同部門與行業(yè)搞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誠信記錄。比如,有的地方將闖紅燈的人列入地方版不誠信名單;對于游客不文明行為,旅游部門記錄在案時,也宣稱是“為推進旅游誠信建設工作”;還有乘客大鬧機場,影響公共安全,同樣被記入誠信檔案……上述不文明乃至違法行為確實應當嚴懲,但這些不良行徑與個人信用是一碼事嗎?信用意味著誠實守信,往通俗了講,就是不撒謊,在契約精神層面,考察的是履約力。信用不是筐,不能把各種不良問題都往里面裝?;蛟S,正是因為具有公信力的公民信用體系仍未建立,一些所謂的信用記錄又不太靠譜,使個人不誠信的處理不嚴肅、后果不嚴重,某些人才在撒謊與騙人時有恃無恐。此外,某些富縣“爭當”貧困縣,一些虛假政績嘚瑟蒙人,假冒偽劣產品繁多……這些“氛圍”令個體的不誠信恥感進一步降低。說到底,大學里的偽貧困生,只是各種社會不誠信問題的冰山一角。誠信建設、誠信記錄需要“頂層設計”,而不是各自為政、胡搞亂弄。
@紅網常龍川:江蘇大學以接受資助的貧困學生話費情況,審核學生實際生活狀態(tài),以提高扶貧工作成效,有利于扶貧資金的更高效使用,避免不符合貧困生資助政策申請條件的學生騙取資助,實現精準扶貧,這個工作思路值得肯定。審核話費使用情況,某種意義上要比過去主要依賴于班級輔導員及學生干部人為把關,更為可靠。
但需要指出的是,考慮到使用電信、聯通手機的很多用戶,會同時安裝兩張手機卡,不排除會有少數接受審核的學生,僅僅提交消費較少的手機卡的消費數據,以隱匿實際手機消費情況及生活狀態(tài),由此繼續(xù)騙取資助。與之同時,由于貧困生資助政策的金額較為有限,一些在校學生尤其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會在課余時間參與兼職打工,打工掙來的錢未必很多,但手機消費額較多,這部分學生就可能成為江蘇大學貧困生資質篩查的“誤傷”對象。
筆者以為,江蘇大學校方應進一步完善貧困生資質篩查政策,比如增加篩查數據類別,將受助學生使用手機的市場售價、以本人手機登錄使用電商網站和打車軟件的最近三個月消費數據等數據,納入篩查審核范圍,以增強篩查審核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的精準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篩查遺漏及“誤傷”。
解析:對于這種做法,人們的看法分成了兩派。支持者認為,事實上貧困生認定是一道難題,精準識別貧困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體現。擠掉貧困生隊伍水分,是為了幫助真正的貧困生。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學校“一刀切”的做法過于武斷。可能有些貧困生家里確實有事,或者是談戀愛等等問題,這些都會導致話費增加。如果這樣的話,取消貧困生資格,看似有理,但其實會給學生帶來傷害。
所以,在貧困生認定與再認定問題上,一方面要照顧到真正的貧困生的心理感受,不應采取過于極端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不能依賴于單一的評價和考察標準,避免出現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結果。如此一來,不妨借助大數據提高精準度,以發(fā)揮貧困生扶助機制的最大作用。比如通過對學生各類消費情況的綜合分析,或可更加充分地掌握貧困生的總體情況。
說到底,“裝窮”畢竟不是真窮,只要有關各方認真對待、嚴肅整治,騙取扶貧資助的大學生必然日益減少。除了這一點,更值警醒和關注的,其實還在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打壓和消除部分高校大學生心中“裝窮無過”“騙補聰明”的不良思想和風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抓好前者是治標,落實后者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