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州市政府“三年一中變”取得越來越多的驕人成果,珠江水變清了、變美了,現(xiàn)在的珠江兩岸23公里長的“觀景長廊”風景更加旎迷人,堤兩岸種上了別具嶺南特色的榕樹、木棉書和耐陰的地被植物,花崗巖欄桿與地面的天然開采石面相輔相成,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
珠江夜游
“珠江”的得名有這樣一則傳說:相傳古羊城在愛群大廈、省總工會附近的江中有一塊方圓90丈的礁石,是一顆摩黎珠的寶珠變成的,人們稱之為海珠石,這條江就是現(xiàn)在的珠江。
珠江包括東江、西江、北江及其支流,流經(jīng)過云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南、廣東六省。干六西江發(fā)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馬雄山,全長2214公里,它的長度和流域面積在全國江河中居第三位,年流量居全國第二位。
剛才登船的西碼頭可以乘船到蓮花山、金沙度假村、黃埔軍校、南沙天后宮、橫檔島、半月島等地,客輪旅游分公司也沒設在這里。
現(xiàn)在河北面是著名的南方大廈,它是廣州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百貨商場之一,前身是大新公司,享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是市民消費的理想場所。
在河的北岸,是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橋,全長約有7600多米。是我國第一條城市高架路系統(tǒng),一小時可通車2500輛,成為貫通廣州西、南、北的快速干道。
河北面的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前身為博濟醫(yī)院,由美國傳教士伯駕于1835年創(chuàng)建,是中國和遠東最早建立的西醫(yī)院,是外國教會在大陸創(chuàng)辦的第一間醫(yī)院,孫中山先生曾在這里學醫(yī)并從事革命活動,中國近代女子醫(yī)學教育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醫(yī)院大門的東南面是愛群大廈,又名愛群大酒店,是香港愛群人壽保險公司投資興建得名,酒店由舊樓、新樓和旋轉餐廳組成,舊樓建于1937年,高15層64米,是當時廣州最高的建筑物。該酒店承辦了第一至十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開、閉幕式酒會。
省碼頭的北面,原是“省總工會大樓”,它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建是叫廣州永安堂大廈,是虎標萬金油總批發(fā)處,大樓高6層24米,中央的鐘塔設有四面都可以看時間的大鐘,建筑造型簡潔,具有現(xiàn)代風格,現(xiàn)為廣州少年圖書中心。
船的前方一道彩虹橫跨珠江的是新建的解放大橋,橋的通航凈高有8.7米,南接南華路,北通解放路,成為珠江南北兩岸的主要交通樞紐。
河北岸騎樓式的三層建筑物原來是五仙門發(fā)電廠,它原來是中國華南地區(qū)最早的商辦發(fā)電廠,由旗昌洋行創(chuàng)辦于1901年。當時機力為546千瓦。
前面的鐵橋就是海珠橋,他是廣州第一座橫跨珠江兩岸的大橋,建于1933年。大橋在國民黨史軍隊撤退時曾被炸毀。后來人民政府修復并擴寬橋面,海珠大橋以其獨特的建筑點綴著珠江,是羊城八景之一“珠海丹心”的主要組成部分。
廣場東側的華廈大酒店,是中外合作四星級酒店,一接待華僑為主。酒店高39層,設計獨特,每間客房都可以俯覽珠江景色。
河北岸的客運碼頭叫天字碼頭,是廣州目前使用時間最長的輪渡碼頭,天字碼頭含有(廣州)第一碼頭之意,為清代迎送過往官員的專用碼頭。
北岸具有獨特建筑風格的是江灣大酒店,每到夜幕垂簾時,酒店在夢幻的燈光照射下,猶如巨箭直指天際,給人一種蓄勢向上的神秘感覺,令人遐想,更點綴著廣州璀燦的夜景。
前面是江灣大橋,南接紡織路,北通東濠涌高架路,橋的通航高8.7米。
過了江灣大橋,北岸就是大沙頭客運碼頭,是廣州水路通往四鄉(xiāng)的主要客運碼頭?,F(xiàn)在的河的北岸燈光輝煌的地方是西貢魚港,它是廣州市品嘗海鮮美食的好地方。
前面看到的是海印大橋。因為橋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大橋為雙塔單索面斜拉橋,全長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鋼索星形拉固,塔頂像兩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大橋一艘雙桅船在旭日初升時揚帆遠征,夏夜像兩把巨大的豎琴伴隨著孱孱流水奏響悠揚動聽的樂章。是珠江河上別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橋。
過了海印橋,北面就是二沙頭,又稱二沙島,解放前是法國的租借地,現(xiàn)在是二沙頭體育訓練基地,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為國爭光的優(yōu)秀運動員?,F(xiàn)在二沙島搞了房地產開發(fā),建起了棟棟花園式小洋房,風光十分秀麗。被稱為海珠廣場花園。
前方是廣州大橋,它連接廣州大道南北兩段,橋長988.4米,寬24米,航道凈高8.7米,主橋的跨度在國內類同橋梁中居領先地位。
再前一些就是航海俱樂部,它是市政委主管的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我國多名航海模型世界冠軍均出自于此。
河的南岸石沖口客輪碼頭后邊一帶的住宅區(qū)是水上居民宿舍,是市人民政府水上居民在陸地上定居而興建的住宅群。
到此游船往回開駛,繼續(xù)觀光游覽珠江河兩岸的瑰麗景色。過了西堤碼頭,北面的鐘樓叫粵海關大樓,是廣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俗稱大鐘樓。大樓在1916年由英國建筑師設計落成,連鐘樓高31.85米,4層主要建筑材料由英國進口。
更多信息請查看其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