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能力立意,彰顯學科特點
——2014年高考(山東卷)歷史試題評析
2014年高考山東卷歷史試題秉承了以往穩(wěn)重、大氣的試題風格,同時,在試題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設計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勇于創(chuàng)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試題遵循考試大綱的基本精神,堅持“能力測試為主導”,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考查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靈活、測試目標更為明確,彰顯了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試題全面考查了歷史學科的八項學科能力,即歷史時空意識、把握歷史知識的能力、歷史理解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歷史表述能力、歷史態(tài)度和價值觀、歷史方法、歷史材料處理能力等。
一、歷史時空意識
2014年高考山東卷很多試題都要求考生能以時空意識為基礎,建立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考查考生分析歷史問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例如,第16題通過中國文物保護單位的空間分布特征,考查了考生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重大歷史現(xiàn)象的整體性認知。第23題設置的四個選項 “亞太地區(qū)”“資本主義世界”“重心轉移”“世界多極化”等概念都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內涵,通過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考查了美國二戰(zhàn)后對外政策的實質。第39題的“史實”部分和第(1)(3)小題是基于時序來進行設計的,而“史論”部分及第(2)(4)小題則是基于空間維度來設置歷史情境。試題將歷史現(xiàn)象放在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中,即從時間的維度出發(fā)歷史的考查了奴隸貿易在英國興衰的歷程,又從空間維度讓考生探討了奴隸貿易對英國、亞非拉地區(qū)以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第48題的材料為兩幅不同時間的德國局勢示意圖,反映了歷史現(xiàn)象發(fā)展的時空關聯(lián)性。
二、歷史知識
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是歷史學科的基本能力要求。歷史學科知識與歷史學科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歷史知識的積累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試題對歷史知識的考查主要有三個特點。
(1)注重歷史考查的基礎性。今年高考試題涉及的中央集權的加強、古代商品經濟發(fā)展、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甲午戰(zhàn)爭、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冷戰(zhàn)、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工業(yè)革命等都是考生所熟悉的高中課程主干知識,試題不偏不怪。
(2)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綜合考查。任何歷史現(xiàn)象都不是孤立發(fā)生的,綜合性是歷史學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利用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將歷史現(xiàn)象置于某一知識系統(tǒng)中,對其進行綜合性的、多層次和多視角的考察,是區(qū)分考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思維品質的主要手段。例如,選擇題第18題雖然答案是明確和具體的一個點,即甲午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條約》,而從思維過程上看,試題真正考查的是 “洋務”這一概念所具有的內涵在中國近代發(fā)展變化的脈絡和階段特征。再如第38題第(4)小題是要求考生將李欣淑對舊家庭的反抗這一歷史現(xiàn)象放在20世紀初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去認識,要求考生能將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模塊的內容融會貫通,從宏觀角度去分析歷史問題。
(3)借助歷史知識而以歷史思維為考查目標。試題所涉及的歷史知識,一般都屬于課程知識,而非單純的教材陳述性知識。它反對對教材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強調靈活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解決歷史問題。例如,第39題第(3)小題對英國廢除奴隸貿易的原因的分析。雖然教材中沒有對奴隸貿易廢除的敘述,但該題并不超綱,它實質上是對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發(fā)展條件的考查,需要考生對歷史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對歷史知識的遷移運用過程,就是考生進行思維活動的過程。
三、歷史理解
歷史理解是歷史學習的一般性能力要求。它主要是指抓住歷史事物的特征,從本質上把握歷史知識,即透過歷史表象去探討歷史事物的本質。
在試題中,考生進行歷史理解的客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客觀史實,二是人們對歷史現(xiàn)象的解釋,如歷史敘述和歷史結論等。例如,第14題孔子興辦私學,第15題唐宋時期戶籍中出現(xiàn)茶戶、桑戶等大量新稱謂,即屬于前者,這些歷史現(xiàn)象是具體、明確的,這一類歷史理解具有確定性和客觀性等特點。而第20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大躍進”詞條,第39題的“史論”等則屬于后者,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不僅要理解其表層含義和顯性特征,還要從歷史敘述者所處立場、態(tài)度等出發(fā),去探究分析歷史現(xiàn)象背后所隱含的本質特征,更具復雜性。
當前,歷史敘事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間接的、情境式的微觀敘事,一種是直接的、結論式的宏觀敘事。今年試題的第38題的材料側重于微觀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第39題則偏重于宏觀敘事。兩種方式雖然殊途同歸,都是要求考生通過歷史現(xiàn)象把握其本質特征,但是對考生歷史思維方式、思維品質卻有著不同的要求。
由于歷史知識積累、歷史思維運用、歷史方法選擇的不同,不同的考生對相同的歷史現(xiàn)象的理解在全面性、準確性和深刻性上會存在較大差異。例如第18題提到的“洋務”,在中國近代史上它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歷史概念,而且隨著時代發(fā)展呈現(xiàn)一種動態(tài)的變化。如果考生僅僅將其理解為洋務運動時期的一個歷史概念,就會出現(xiàn)錯選。再如第39題第(2)小題,奴隸貿易導致了歐洲經濟的發(fā)展和亞非拉地區(qū)的落后,這只是奴隸貿易和世界經濟發(fā)展之間最為直接的一種聯(lián)系,一定程度上說它只是一種歷史表象。由于奴隸貿易,導致世界各地區(qū)間經濟的長期不平衡發(fā)展,這才是奴隸貿易對世界經濟最為深遠的影響,才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本質特征。兩種不同的認識,體現(xiàn)了考生對同一歷史問題理解深刻性的差別。
四、歷史思維
依據新課程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結合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今年試題對考生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xiàn)為兩點。
一是系統(tǒng)性思維。歷史現(xiàn)象包羅萬象,歷史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征。要認識歷史的本質屬性,不僅要看到個別的歷史現(xiàn)象,還要把思考問題的方向對準全局和整體,關注到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具備系統(tǒng)性思維。例如,第39題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試題所涉及的英國在奴隸貿易中的崛起、奴隸貿易的廢除等歷史現(xiàn)象只是這個知識系統(tǒng)中的一個節(jié)點,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它??忌仨氝\用系統(tǒng)性思維,將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相融合,內部和外部因素連接,歷史和現(xiàn)實相貫通,才能形成對這些具體歷史現(xiàn)象的正確認知。
二是創(chuàng)新性思維。從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和高校對人才的選拔標準來看,養(yǎng)成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大家的一個共識。第38題第(1)小題“研究20世紀初的婦女解放為什么要搜集材料甲”,第39題第(4)小題對歐洲中心論的評價,第47題第(2)小題讓考生判斷是伏爾泰還是盧梭,即是對考生歷史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考查。
五、歷史表述
進行歷史表述時,要與歷史知識相聯(lián)系,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不能空發(fā)議論,也不應簡單的羅列史實;要運用恰當的歷史思維方法,立論正確,觀點鮮明,邏輯條理;要采用正確的歷史方法,使表述符合題目要求,語言通順,表述完整、準確。例如,第38題第(2)小題的參考答案采用分層評價,體現(xiàn)了高考測試中對歷史表述能力的具體要求。
歷史表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第38題第(2)小題的答案是一種結合史實的微觀的表達,而第39題第(2)題的答案是一種宏觀的結論式的表達。第38題第(4)小題與第39題第(4)小題相比,能力要求不同,歷史表述形式也存在差別。前者側重于對歷史結論的論證,更多的是要求史論結合,證據的充分;后者是對歷史認識的評價,側重于對歷史現(xiàn)象實質的剖析,要求考生對歷史現(xiàn)象要有批判性思維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六、歷史態(tài)度
歷史解釋本身具有主觀性和選擇性,而選擇就需要以相應的立場和價值觀為根基。所以,不同的歷史解釋和學術觀點反映了對待歷史的不同的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在考生對這些不同的歷史觀點進行評價時,不同史觀的運用、不同的闡釋和評價也反映了考生的立場、態(tài)度和歷史價值觀。例如,第39題第(4)小題,對帕特里克•奧布萊恩所持歐洲中心論的評述,考生對其會有不同的表述和闡釋,從表面上看是歷史方法的問題,從根本上看是歷史態(tài)度和歷史價值觀在起決定性作用。
歷史思維、歷史方法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考生的歷史價值判斷。例如第39題第(2)小題的參考答案提供了兩個認識問題的視角,而有的考生可能只從一個方面作答。這部分考生作答不全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歷史學科能力角度看,這部分考生存在學科能力缺失,即看問題不夠全面,或者不夠深刻的問題;而從另外的一個側面來看,可以說這部分考生還未真正確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七、歷史方法
理論素養(yǎng)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就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要求考生能將歷史問題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進行考查。例如,第47題第(2)小題,判斷圖上的頭像是伏爾泰還是盧梭,必須結合當時雅各賓派專政的時代背景,才能正確作答。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歷史學習和研究中我們常用的方法,要求考生對歷史問題能一分為二辯證的去分析,例如第38題第(2)小題,奴隸貿易對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一方面導致世界經濟的不平衡性發(fā)展,另一方面就是客觀上促進了世界經濟文化交流和聯(lián)系。史觀也是我們研究和探討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不同的史觀即代表觀察歷史問題的不同立場、態(tài)度和角度。例如,第39題第(4)小題,從“歐洲中心論”出發(fā),得出的結論是歐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它地區(qū)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貢獻微不足道。而以全球史為視角,我們則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地區(qū)、各民族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P>
具體技能方面的,在考試大綱關于“考核目標與要求”的規(guī)定中有“說明和證明歷史現(xiàn)象”“客觀敘述歷史事物”“準確描述和解釋歷史事物的特征”“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等內容。其中,判斷、比較、歸納、批判、借鑒、引用等都是基本的探討歷史問題的方法。而說明、證明、敘述、描述、解釋、論證、評論等行為目標包含了過程與目的雙重內涵,從目的上說,他們是要達成的學科能力要求,但從過程上來說,他們也是歷史研究的方法。例如如第38題第(4)小題,要求考生“據材料丙結合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對結論②加以闡述”,第39題第(4)小題要求考生“對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的觀點加以評述”。一個是闡述,側重于對歷史結論的論證,一個是評述,側重于對歷史觀點的評論,解答時所用方法就存在較大的差異。
試題要求考生運用不同的歷史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大大豐富了學科能力考查的內容和方式。
八、歷史材料處理
試題對考生處理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歷史材料的搜集和鑒別。這是研究和探討歷史問題的基礎準備階段。由于高考考試特點的限制,不可能復制在歷史學習過程中考生自己搜集歷史材料的過程。因此,只能通過某種方式加以適度的體現(xiàn)。如第38題第(1)(3)小題,第(1)小題即是簡單模擬了一個歷史研究中搜集歷史材料的過程,第(3)小題則是考查了考生對歷史材料的分類、鑒別能力。
(2)獲取和整合歷史材料信息,解決歷史問題。對歷史材料的閱讀與解讀有層次之分。一種是淺層次的理解,及理解材料的語言符號結構,獲取材料的表層信息。如第38題第(2)小題中,考生得到“覺慧反對鳴鳳叫自己少爺”、“鳴鳳認為兩人的身份不同”等。另一種是屬于深層次的對信息的解讀。如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覺慧反對鳴鳳叫自己少爺,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上的平等觀念,鳴鳳認為兩人身份不同,體現(xiàn)出了當時封建等級觀念的根深蒂固等,并由此理解20世紀初的中國新舊交織、進步與保守共存的時代特征。淺層次的歷史材料閱讀需要簡單技巧就可以完成,但并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材料處理能力。通過歷史材料的處理,讓考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是高考歷史考查的重點。
再如第18題,如果考生僅就“洋務”這一信息就選擇選項A、B、C,說明考生對材料信息的獲取和解讀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解答本題時,考生首先必須全面獲取 “舉國爭言”“洋務”“興利之治”“銀行”“郵政”“商局”及“商務大臣”等有效信息,并與所學知識之間建立起正確的聯(lián)系,對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有整體性的認知,才能正確作答。
2014年高考山東卷堅持“能力立意”,從上述八個方面考查了考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彰顯了試題的選拔性、科學性,對中學歷史新課程教學也必將起到重要的啟示作用。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