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學部分中藥鑒定學知識是執(zhí)業(yè)藥師必備的中藥學專業(yè)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執(zhí)業(yè)藥師的職責與執(zhí)業(yè)活動的需要,中藥鑒定學部分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
1.中藥鑒定學的任務
2.我國歷代與中藥鑒定密切相關的重要本草著作
3.影響藥材質量的因素
4.中藥鑒定的依據(jù)、中藥檢驗工作的一般程序、中藥鑒定的方法及中藥鑒定的內容
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和附錄中與藥材鑒定有關的規(guī)定
6.各類藥材及飲片鑒定常用的名詞術語
7.120種常用藥材及其飲片的來源、產地、采收加工、化學成分、真實性鑒定(包括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安全性檢測(包括有毒、有害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殘留農藥,黃曲霉毒素等的限量檢查)、質量評價(包括經驗鑒別、純度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等),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17種附藥的內容。
8.60種常用藥材及其飲片的來源、化學成分、真實性鑒定(包括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安全性檢測(包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檢查)、質量評價(包括經驗鑒別、純度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等)和5種附藥內容。
9.52種常用藥材及其飲片的來源、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和質量評價(包括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等)
10.20組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定
總論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一、中藥鑒定學的定義和任務 | 中藥鑒定學的任務 | 1.考證和整理中藥品種,發(fā)掘祖國藥學遺產 | (1)中藥品種混亂和復雜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2)解決中藥品種混亂和復雜問題的途徑 |
2.鑒定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確保中藥質量 | (1)鑒定中藥品種的真?zhèn)危?)鑒定中藥品種的優(yōu)劣 | ||
3.研究和制定中藥規(guī)范化質量標準 | (1)制定中藥質量標準的原則(2)《中國藥典》藥材及飲片質量標準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 ||
4.尋找和擴大新藥源 | (1)中藥的資源(2)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方法 | ||
1.中藥的真實性鑒定 | 真實性鑒定的常用方法 | ||
二、中藥鑒定學發(fā)展簡史 | 古代中藥鑒定知識與本草著作 | 歷代重要本草著作 | (1)成書年代、作者、收載藥物總數(shù)(2)在中藥鑒定方面的學術價值 |
三、影響藥材質量的因素 | (一)藥材的品種、種質與栽培 | 1.藥材的品種 | 品種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
2.藥材的種質 | 種質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 ||
3.藥材的栽培 | 栽培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 ||
(二)藥材的產地 | 1.產地與藥材質量的關系 | 產地與藥材質量的關系 | |
2.道地藥材 | 主要道地藥材的產地 | ||
(三)藥材的采收 | 1.采收與藥材質量、產量的關系 | 采收與藥材質量的關系 | |
2.藥材的適宜采收期 | 適宜采收期的確定 | ||
3.各類藥材的一般采收原則 | (1)植物藥的采收原則(2)動物藥的采收原則(3)礦物藥的采收原則 | ||
4.采收中的注意事項 | 注意事項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 ||
(四)藥材的產地加工 | 1.產地加工的目的 | 產地加工的目的 | |
2.常用的產地加工方法 | 揀、洗、切片、蒸、煮、燙、搓揉、發(fā)汗、干燥 | ||
四、中藥的鑒定 | (一)中藥鑒定的依據(jù) | 1.國家藥品標準 | (1)《中國藥典》(2)部頒藥品標準 |
2.地方藥品標準 | (1)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藥材標準(2)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藥炮制規(guī)范 | ||
(二)中藥檢驗工作的一般程序 | 中藥檢驗工作的一般程序 | (1)檢品受理與取樣(2)檢驗(3)檢驗記錄及檢驗報告書(4)異議與仲裁 | |
(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中與藥材鑒定相關的內容 | 1.凡例 | (1)凡例的作用(2)名稱與編排(3)對照品、對照藥材、對照提取物、標準品(4)精確度 | |
2.附錄 | (1)藥材和飲片取樣法(2)雜質檢查法(3)水分檢查法(4)灰分檢查法(5)浸出物測定法(6)揮發(fā)油測定法 | ||
(四)中藥鑒定的方法 | 1.來源鑒定法 | (1)來源鑒定的目的(2)來源鑒定的內容(3)原植物鑒定的步驟 | |
2.性狀鑒定法 | (1)藥材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水試、火試(2)飲片的形狀、大小、表面特征、色澤、質地、折斷面、氣、味(3)藥材和飲片性狀鑒別名詞術語 | ||
3.顯微鑒定法 | (1)顯微制片方法(2)植物細胞壁和細胞后含物性質的鑒別(3)顯微測量(4)顯微臨時制片常用封藏試液(5)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的應用 | ||
4.理化鑒定法 | (1)物理常數(shù)的測定(2)一般理化鑒別(3)色譜法(4)分光光度法(5)色譜、光譜和質譜聯(lián)用分析法 | ||
5.其他鑒定方法和技術簡介 | (1)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2)中藥指紋圖譜(3)中藥生物活性測定法 | ||
(五)中藥鑒定的內容 | 1.中藥的真實性鑒定 | 真實性鑒定的常用方法 | |
2.中藥的安全性檢測 | (1)內源性有毒、有害物質及檢測(2)外源性有害物質及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殘留農藥、黃曲霉毒素、二氧化硫) | ||
3.中藥的質量評價 | (1)經驗鑒別(2)純度檢查(雜質、水分、灰分、色度檢查、酸敗度等)(3)與藥效相關的定量分析(含葉量的檢查、浸出物測定、含量測定) |
各論
植物藥類
五、根及根莖類中藥 | (一)根類中藥的鑒定 | 1.性狀鑒別 | (1)根類中藥的性狀特征(2)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根橫切面特征及主要區(qū)別 | ||
2.顯微鑒別 | (1)雙子葉植物根的組織構造、常見的異常構造(2)單子葉植物根的組織構造(3)根類中藥顯微鑒別注意事項 | ||||
(二)根莖類中藥 | 1.性狀鑒別 | (1)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和蕨類植物根莖的性狀特征(2)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根莖橫切面特征及主要區(qū)別 | |||
2.顯微鑒別 | (1)雙子葉植物根莖的組織構造、常見的異常構造(2)單子葉植物根莖的組織構造(3)蕨類植物根莖的組織構造(4)根莖類中藥顯微鑒別注意點 | ||||
(三)常用根及根莖類中藥 | 1.狗脊、綿馬貫眾(附:紫萁貫眾)、細辛、大黃*、何首烏*、牛膝、川烏、附子、白芍、黃連、防己、延胡索(元胡)、板藍根(附:南板藍根)、苦參*、葛根(附:粉葛)、甘草*、黃芪*(附:紅芪)、人參*(附:紅參)、西洋參*、三七*、白芷、當歸、川芎、防風、柴胡*、龍膽*、紫草、丹參、黃芩、玄參、地黃、巴戟天*、天花粉、桔梗、黨參、木香、白術、蒼術、澤瀉、半夏*、石菖蒲*(附:藏菖蒲)、川貝母*、浙貝母、麥冬(附:山麥冬)、知母、山藥*、姜黃、郁金、天麻*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殘留農藥)(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虎杖、商陸、太子參、威靈仙、赤芍、地榆、遠志、羌活、前胡(附:紫花前胡)、北沙參、徐長卿、胡黃連、茜草、南沙參、川木香、香附、天南星、百部、射干(附:川射干)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3.川牛膝、銀柴胡、草烏、升麻、北豆根、山豆根、白蘞、藁本、秦艽、白前、白薇、續(xù)斷、紫菀、三棱、黃精、玉竹、重樓、土茯苓、天冬、莪術、白及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吸光度、浸出物、含量測定) | ||||
(四)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牛膝與川牛膝;北豆根與山豆根;粉葛、山藥與天花粉;人參與西洋參;白前與白薇;熟地黃與酒黃精;桔梗與南沙參;木香與川木香;莪術與三棱 | 鑒別要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 |||
(一)莖木類中藥的鑒定 | 1.性狀鑒定 | (1)莖類中藥與木類中藥的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2)草質莖與木質莖的區(qū)別 | |||
2.顯微鑒定 | (1)莖類中藥的組織構造(2)木類中藥的組織構造 | ||||
六、莖木類中藥 | (二)常用莖木類中藥 | 1.木通*(附:川木通)、沉香*、鉤藤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大血藤、蘇木、雞血藤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降香、通草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木通與川木通;蘇木、降香與沉香 | 鑒別要點 | |||
七、皮類中藥 | (一)皮類中藥的鑒定 | 1.性狀鑒定 | 形狀、表面特征、折斷面、氣、味 | ||
2.顯微鑒定 | (1)皮類中藥的組織構造(2)皮類中藥的粉末特征 | ||||
(二)常用皮類中藥 | 1.牡丹皮、厚樸、肉桂、杜仲、黃柏(附:關黃柏)、秦皮*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桑白皮、香加皮、地骨皮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合歡皮、白鮮皮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地骨皮與香加皮 | 鑒別要點 | |||
八、葉類中藥 | (一)葉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葉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顏色、葉序、葉片形狀、表面特征、質地、氣、味 | ||||
3.顯微鑒定 | 葉的表皮、葉肉、中脈的顯微鑒別特征 | ||||
(二)常用葉類中藥 | 1.大青葉(附:蓼大青葉)、番瀉葉*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石韋、淫羊藿(附:巫山淫羊藿)、枇杷葉、羅布麻葉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側柏葉、紫蘇葉、艾葉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大青葉與蓼大青葉 | 鑒別要點 | |||
九、花類中藥 | (一)花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花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花序的類型、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 | ||||
3.顯微鑒定 | 花瓣、雄蕊(特別是花粉粒)、雌蕊的顯微特征 | ||||
(二)常用花類中藥 | 1.辛夷、丁香、洋金花、金銀花(附:山銀花)、紅花、蒲黃、西紅花*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元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槐花、款冬花、菊花 | (1)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十、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 (一)果實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果實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 | ||||
3.顯微鑒定 | 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顯微鑒別特征 | ||||
(二)種子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種子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形狀、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氣、味、水試 | ||||
3.顯微鑒定 | (1)種皮、胚乳、胚的顯微鑒別特征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2)種子特有的內含物 | ||||
(三)常用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 1.五味子(附:南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決明子、補骨脂、枳殼、吳茱萸、小茴香、山茱萸、連翹、馬錢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豆蔻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霉毒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葶藶子、桃仁、金櫻子、沙苑子、巴豆、酸棗仁、女貞子、菟絲子、牽牛子、瓜萎、薏苡仁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霉毒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地膚子、烏梅、蛇床子、牛蒡子、鶴虱、檳榔、草果、益智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四)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苦杏仁與桃仁;小茴香與蛇床子 | 鑒別要點 | |||
十、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 1.五味子(附:南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決明子、補骨脂、枳殼、吳茱萸、小茴香、山茱萸、連翹、馬錢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豆蔻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霉毒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三)常用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 2.葶藶子、桃仁、金櫻子、沙苑子、巴豆、酸棗仁、女貞子、菟絲子、牽牛子、瓜萎、薏苡仁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霉毒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地膚子、烏梅、蛇床子、牛蒡子、鶴虱、檳榔、草果、益智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四)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苦杏仁與桃仁;小茴香與蛇床子 | 鑒別要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 |||
十一、全草類中藥 | (一)常用全草類中藥 | 1.麻黃、槲寄生(附:桑寄生)、金錢草*(附:廣金錢草)、廣藿香、荊芥、益母革、薄荷、穿心蓮、青蒿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含葉量的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紫花地?。ǜ剑嚎嗟囟。?、茵陳、蒲公英、石斛*(附:鐵皮石斛)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魚腥草、半枝蓮、香薷、肉蓯蓉、車前草、大薊、淡竹葉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二)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紫花地丁與苦地?。航疱X草與廣金錢草;荊芥與香薷 | 鑒別要點 | |||
十二、藻菌地衣類中藥 | (一)藻、菌、地衣類中藥的鑒定 | 1.藻類中藥 | (1)藻類的共同特征(2)綠藻、紅藻、褐藻門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藥材 | ||
2.菌類中藥 | (1)菌類的共同特征(2)真菌(子囊菌、擔子菌)的主要特征及代表藥材(3)菌類中藥常用的名詞術語 | ||||
3.地衣類中藥 | 地衣類的形態(tài)特征及代表藥材 | ||||
(二)常用藻、菌、地衣類中藥 | 1.冬蟲夏草*、茯苓、豬苓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靈芝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海藻、松蘿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 | ||||
十三、樹脂類中藥 | (一)樹脂類中藥的鑒定 | 1.樹脂的形成、存在和采收 | (1)樹脂的形成(2)樹脂存在的主要科及代表藥材(3)樹脂的采收 | ||
2.樹脂的化學組成和分類 | (1)樹脂的化學組成(2)樹脂類藥材的分類及主要化學成分 | ||||
3.樹脂的通性 | (1)樹脂的通性(2)樹脂與樹膠的鑒別 | ||||
4.樹脂的鑒定 | 樹脂的理化鑒別 | ||||
(二)常用樹脂類中藥 | 乳香、沒藥、血竭*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含量測定)(5)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乳香與沒藥 | 鑒別要點 | |||
十四、其他類中藥 | (一)常用其他類中藥 | 1.青黛*、冰片(合成龍腦)[附:天然冰片(右旋龍腦)、艾片(左旋龍腦)]、五倍子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理化鑒別)(4)安全陛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元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海金沙、兒茶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含量測定) | ||||
(二)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海金沙與蒲黃 | 鑒別要點 |
動物藥類
十五、動物類中藥 | (一)動物類中藥的應用與研究 | 常用動物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動物類中藥的藥用部位及代表藥材 |
(二)動物類中藥的鑒定 | 1.動物類中藥的真實性鑒定 | (1)來源鑒定(2)性狀鑒定(3)顯微鑒定(4)理化鑒定 | |
2.動物類中藥的安全性檢測 | 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黃曲霉毒素、二氧化硫) | ||
3.動物類中藥的質量評價 | (1)經驗鑒別(2)純度檢查(3)浸出物測定(4)含量測定 | ||
(三)常用動物類中藥 | 1.地龍、水蛭、珍珠*、全蝎、斑蝥、蜂蜜*、蟾酥、蛤蚧*、金錢白花蛇*、蘄蛇*、烏梢蛇*、麝香*、鹿茸、牛黃*(附:人工牛黃、體外培育牛黃)、羚羊角*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4)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浸出物、含量測定)(6)帶“*”藥材的偽品及其主要鑒別特征 | |
2.石決明、蜈蚣、土鱉蟲(廑蟲)、僵蠶、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要點、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黃曲霉毒素)(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
3.牡蠣、海螵蛸、桑螵蛸、海馬、龜甲、鱉甲、雞內金 | (1)來源(2)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3)質量評價(經驗鑒別、浸出物、含量測定) |
礦物藥類
十六、礦物類中藥 | (一)礦物的性質 | 礦物的主要性質 | 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礦物的透明度、顏色、光澤、硬度、解理、斷口、磁性、氣、味 |
(二)礦物類中藥的分類 | 1.陽離子分類法 | 汞化合物類、鐵化合物類、鈣化合物類、砷化合物類、鋁化合物類、銅化合物類、鉛化合物類、鈉化合物類、鎂化合物類 | |
2.陰離子分類法 | (1)硫化合物類、硫酸鹽類、碳酸鹽類、氧化物類、鹵化物類(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礦物類中藥的分類方法 | ||
(三)礦物類中藥的鑒定 | 1.礦物類中藥的真實性鑒定 | (1)性狀鑒定(2)顯微鑒定(3)理化鑒定 | |
2.礦物類中藥的安全性檢測 | (1)外源性有害元素的限量檢查(2)自身毒性成分的含量范圍 | ||
3.礦物類中藥的質量評價 | (1)經驗鑒別(2)純度檢查(3)含量測定 | ||
(四)常用礦物類中藥 | 1.朱砂、雄黃、石膏、芒硝 | (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理化鑒別)(4)安全性檢測(毒性成分、重金屬及砷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5)質量評價(經驗鑒別、純度、含量測定) | |
2.自然銅、赭石、信石、爐甘石、滑石、硫黃 | (1)來源(2)化學成分(3)真實性鑒定(性狀鑒別、理化鑒別)(4)質量評價(經驗鑒別、含量測定) |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