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區(qū)信息咨詢QQ及各地區(qū)考友QQ交流群
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今河北?。﹪拈L子和三子。孤竹國國君想立叔齊為太子。他死后叔齊想把王位讓給兄長伯夷,伯夷說:“你當(dāng)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么可以隨便改動(dòng)呢?”于是逃走了,叔齊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繼承王位,也逃走了,國人只好推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
后來伯夷、叔齊聽說西岐(今陜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長途跋涉來到西岐。此時(shí),西伯昌已經(jīng)死了,他的兒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認(rèn)西伯昌為文王,帶著文王的棺木,向東方?M軍準(zhǔn)備討伐商紂王,伯夷、叔齊不贊成這種以暴易暴的做法,拉著周武王的馬韁繩勸他說:“父親死了不埋葬,卻發(fā)動(dòng)戰(zhàn)爭,這叫做孝嗎?身為商朝的臣子卻要討伐君主,這叫做仁嗎?”周武王不聽。周武王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不愿吃周朝的糧食,跑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jì)西)里挖野菜,后來就餓死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孔子說:“他們是古代的圣賢。”子貢問:“那樣的圣賢卻被餓死了,難道他們就沒有什么怨言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德最終得到仁德,他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實(shí)現(xiàn)。
(出自《史記•伯夷列傳》和《論語•述爾》)
[原文](子貢)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痹唬骸霸购??”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得仁的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shí)現(xiàn)。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