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輿論場上關于愛國的話題熱得發(fā)燙,激起了很多爭論。對于一個國家內(nèi)部來說,愛國本應是一個最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話題,卻引發(fā)了如此多的紛爭,令人深思。愛國是一種本能的情感,人人都會有,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有人喜歡熱淚盈眶地喊出來,有人喜歡默默放在心中,還有人喜歡用行動去表達……每一種樸素的愛國熱情都值得尊重。但是,愛國不能是一種冠以愛的口號就可以任性所為的標簽。
愛是需要能力的,愛國當然更需要。這種能力包含怎么做才更能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判斷力,凝聚更多人一致對外的感召力,求同存異團結(jié)在愛國旗幟下的包容力,超越情緒和口號而在日常中對提升國力作貢獻的行動力。愛國應該是最基本的共識,也是諸多價值中最大的公約數(shù),不要把愛國變成撕裂和內(nèi)耗。
有愛國能力的人,總能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避免讓那種高貴的愛國情感多走一步而走向極端,會避免自己的言行掉進以下幾個陷阱。
其一是把愛國悲情化,并把這種悲情變成一種內(nèi)在樹敵的非理性仇恨。落后就會挨打,這是中國歷史帶來的沉痛教訓,正是在那種“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悲情下,這個民族迸發(fā)出強大的凝聚力,最終趕走了侵略者。但今天不一樣了,中國已經(jīng)強大起來,不再是當年那個不被尊重、受人欺負、在外交上任強國宰割的弱國,我們在軍事、外交、政治、經(jīng)濟上已經(jīng)有實力去捍衛(wèi)國家利益,不需要依靠那種悲情的內(nèi)部動員去救國,而是可以游刃有余地在外交、軍事、政經(jīng)層面去捍衛(wèi),去讓民眾感受到國家的強大。
強大而自信的中國不需要自己的國民那么悲情了,悲情是弱國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國民在愛國表達上應該更自信。毫不客氣地說,那種悲情的內(nèi)部動員不僅解決不了外交問題,反而會給國家制造一些問題,在內(nèi)部制造矛盾,甚至拖外交的后腿,給國家添麻煩。
其二是把愛國排外化,也就是在走向極端中變成一種盲目的排外。冤有頭債有主,哪個國家侵犯了中國的國家利益,我們就應該支持國家以相應方式讓侵犯中國利益者付出代價——要相信國家是有能力去這么做的。不客氣地說,抵制這抵制那,可能是一種弱勢的表現(xiàn),我不理解的是,這一次一些人為什么要抵制肯德基,為什么要抵制蘋果?僅僅因為這些品牌跟美國相關嗎?這跟愛國無關,而是盲目的排外。愛國需要辨別力和判斷力,需要克制自己熱血沸騰的情緒,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企業(yè)生產(chǎn)互相嵌入的時代,很多時候你的抵制,抵制的是自己人,傷害的是無辜者和自身國家利益。
拒絕盲目的排外化中,尤其需要防范謠言和傳言,避免聽到一兩句迎合憤怒情緒卻毫無依據(jù)的信息就訴諸極端的行動。比如前幾天有傳言稱蘋果手機的輸入法有“擊沉中國”的聯(lián)想,是侮辱和攻擊中國,然后號召抵制蘋果的產(chǎn)品??珊髞砗芏喙俜矫襟w都辟謠稱,這其實是一個計算問題,這是所有國人自己使用蘋果輸入法造成的結(jié)果,并非別人特意設置這么個無聊的惡作劇,更不是什么別有用心之舉。一個手拿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如果腦子里都是盲目排外的情緒,很容易自己去找釘子。愛國熱情值得尊重,但愛國需要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在盲目中失去理性。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極個別人將愛國流氓化,冠以愛國的名義去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就像當年發(fā)生在西安的那場鬧劇,不僅砸日系車,還砸開日系車的人,制造了血腥的悲劇。
今天的愛國應該包含著這樣一些自信的理念: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相信外交部和解放軍有能力捍衛(wèi)國家利益;尊重多元的愛國表達方式,有人喜歡放在心中,有人喜歡喊在嘴上;愛國就是讓外人看到我們的團結(jié),拋棄分歧凝聚一心;愛國就是不需要那么憤怒就可以讓外人敬畏;愛國就是從自己做起去提升我們的國力,歡樂地看著外人明明有時不喜歡我們卻不得不尊重我們的樣子。愛國可以是滾燙的熱情,但不應該燙著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