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yè)知識
(一)本專業(yè)知識
1. 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血液制品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血站管理辦法》《采供血機構設置規(guī)劃指南原則》《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管理辦法》《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等血液管理法律法規(guī)。
2. 熟練掌握《輸血醫(yī)學常用術語(WS-T203)》《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18469)》《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單采血漿站基本標準》等血液相關標準。
3. 掌握生命倫理學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獻血和輸血倫理原則 、準則及管理方法等。
4. 熟練掌握無償獻血與安全獻血知識。
5. 熟練掌握從獻血到輸血整個過程的質量管理基本理論與應用。
6. 掌握臨床輸血專業(yè)知識。
(二)相關專業(yè)知識
1. 熟練掌握輸血相關生理學、生物化學、醫(yī)學微生物學、醫(yī)學免疫學基本理論與應用;掌握輸血相關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基本理論與應用。
2. 熟練掌握質量管理基本理論與應用。
3. 熟練掌握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梅毒、瘧疾、巨細胞病毒與HTLV-I/II等輸血傳播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
4. 掌握科研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理論與應用。
5. 掌握需應用輸血治療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與治療原則。
二、學科新進展
1. 掌握國內外輸血醫(yī)學新進展、新理論和新知識。
2. 掌握輸血醫(yī)學新技術及其應用。
三、專業(yè)實踐能力
1. 熟練掌握獻血者招募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安全獻血程序與注意事項。
2. 熟練掌握各種血液成分制備原理、操作程序、質量控制;熟練掌握血液成分保存、運輸與發(fā)放操作程序與質量控制。
3. 熟練掌握血液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
4. 熟練掌握血液凝血因子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熟練掌握常見出血與血栓性疾病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
5. 掌握血液篩查策略的建立方法;掌握血液篩查試驗的評價與選擇方法。
6. 掌握紅細胞、白細胞與血小板等血型血清學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熟悉紅細胞、白細胞與血小板等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和注意事項。
7. 熟練掌握臨床輸血過程管理與操作規(guī)程;掌握臨床輸血質量改進的基本方法。
8. 掌握臨床合理輸血與療效評估。
9. 掌握自身輸血;掌握治療性血液成分單采和置換技術方法與應用;掌握血液代用品應用。
10. 掌握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生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和防治原則。
11. 熟練掌握血液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專業(yè)知識。
附本專業(yè)主要相關性疾病與實驗室檢查項目
1.病毒性肝炎
2.艾滋病
3.巨細胞病毒感染
4.梅毒
5.瘧疾
6.敗血癥
7.心功能不全
8.休克
9.肝硬化
10.消化性潰瘍
11.上消化道出血
12.慢性腎功能不全
13.再生障礙性貧血
14.溶血性貧血
1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16.陣發(fā)性睡眠型血紅蛋白尿
17.白細胞減少與粒細胞缺乏
18.白血病(不包括特殊型)
19.骨髓增生性疾病
20.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1.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有病
2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23.燒傷
24.器官移植
25.產前和產后出血
26.新生兒溶血癥
27.血液成分采集制備與保存發(fā)放
28.血液一般檢測
29.血漿蛋白質檢測
30.肝臟血清酶學檢測
31.膽紅素代謝檢測
32.輸血相關病原微生物檢測(應包括:分子生物學檢測)
33.血液凝血因子與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34.血型血清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
35.DIC的實驗室診斷
36.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實驗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