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是因為古人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要講究禮儀,建房作為生產(chǎn)生活的一件大事,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禮儀。
據(jù)我國史料記載,建房上梁舉行儀式始于魏晉時期,到明清時期已普及到全國各地。
建房禮儀實際上是一種求吉禮儀,人們舉行這些禮儀的目的是祈求房屋永固、富貴長久、子孫滿堂。按照民間建房的程序,建房禮儀大致上可分為選址、立中柱、上梁、立門、竣工等幾項,其中,上梁儀式被人們視為建房過程中最重要的禮儀。
梁是建筑中架在立柱上面的橫跨構件,承受著上部構件與屋面的所有重量,是上架木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梁可分為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單步梁、雙步梁、騎門梁、月梁、抱頭梁、太平梁等幾十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五架梁、七架梁和九架梁。民間認為,上梁是否順利,不僅關系到房屋的結構是否牢固,還關系到居住者今后是否興旺發(fā)達。過去農(nóng)村有句俗語:“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可見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梁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盡管各地的習俗有所不同,但上梁儀式都十分隆重,整個過程可分為祭梁、上梁、接包、拋梁、待匠等幾程序。
選梁不取“獨木”
可以說,整個上梁儀式都是圍繞“正梁”進行的。在上梁之前,首先要精心選梁和制梁。按照泰順地區(qū)的習俗,要挑選一根好的梁木并非易事,首先主人要親自去南山物色梁木,選梁木的條件可謂苛刻,一是梁木必須是杉木;二是要筆直參天,枝繁葉茂;三是樹齡不長不短,樹形要從下到上大小盡量一致;四是樹的四周要長有許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孫。如果是獨木一根,就不能選用。
砍伐梁木的時候,不能破壞周圍的小杉木,梁木伐倒時的方向要朝南,不能朝其他方向。動工制梁的那一天,要挑選吉日,木匠師傅要先點三支香,再放二響鞭炮,然后開始制作。
梁木制作完成之后,主人便選定吉日良辰上梁。按傳統(tǒng)習俗,上梁這一天不能和房主一家任何一個人相沖,否則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另外,其他人的生肖如果與上梁的時辰相沖、相克,也要回避。
上梁時高喊“大吉大利”
上梁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人們將貼上紅紙或紅綢的正梁抬進新屋堂前,在供桌上擺上豬、魚、雞、鵝、蛋、豆腐、香燭等祭品,由瓦匠、木匠等邊說好話邊敬酒。祭梁結束后,便由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頂,或用繩將正梁拉上去。抬梁或拉梁的時候,鞭炮齊鳴,上梁師傅要唱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在上梁的過程中,有的地方要求將正梁平平穩(wěn)穩(wěn)往上抬,忌諱一前一后,高低傾斜。但另外一些地方上梁時往往梁的東端高于西端而上,因為東端代表“青龍”,西端代表“白虎”,按堪輿學的要求,“白虎”要低于“青龍”。
將正梁放平穩(wěn)后,主人要將親朋好友送來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頂,放在梁的正中,寓意五谷豐登,并將紅布披在梁上,有的地方在紅布的底端縫上一雙布鞋墊,寓意給新房主人鋪墊家底。有的地方在正梁中間掛上裝有紅棗、花生、米、麥、萬年青等的紅布袋,寓意“福、祿、壽、喜,萬古長青”。此后,匠人將果品、食品等用紅布包好,邊說好話邊將布包拋入由主人雙手捧起的籮筐中,這個程序稱為“接包”,寓意接住財寶。
上梁儀式最熱鬧的程序是“拋梁”。當主人“接包”后,匠人便將糖果、花生、饅頭、銅錢、“金元寶”等從梁上拋向四周,讓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人越多東家越高興,此舉稱為“拋梁”,意為“財源滾滾來”。在“拋梁”時,匠人還要說吉利話,他們常說:“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滿”。
拋梁結束后,眾人退出新屋,讓太陽曬一下屋梁,這叫做“曬梁”。最后,主人設宴款待匠人、幫工和親朋好友,并分發(fā)紅包,整個上梁儀式結束。
外國上梁也有儀式
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已經(jīng)很少人蓋木房子了,但象征性的上梁儀式仍在不少地區(qū)沿襲傳承,當房子蓋到最后一層封頂時,人們也要挑選吉日慶祝一番。在外國,至今還有人蓋木房子,德國人建房時在上大梁之后,也舉行上梁慶典儀式,屆時,木匠們要將花冠或一棵用彩帶裝飾的小樹放在屋脊上,然后工頭誠心禱祈,祝福房主人一家幸福吉祥。做完禱告后,還要為房主的幸福干杯,并要將空杯扔掉。最后,主人以豐盛的酒宴款待工匠。這些儀式雖然沒有中國傳統(tǒng)的上梁儀式那么復雜,但其祈盼幸福平安的用意是相同的。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jié)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