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諸子中,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享有圣名的思想家。他所創(chuàng)立的墨家學派是當時惟一能與儒家思想分庭抗禮的學派, 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淺談墨子倫理思想的民本精神。
儒墨因而并為“世之顯學”(《韓非子·顯學》篇),都致力于經(jīng)世致民。作為“農(nóng)與工肆之人”(《墨子·尚賢上》)的代表,墨子從勞動者的角度和深切體會出發(fā),獨樹一幟,提出了迥異于儒家思想的“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的勞動命題,苦行實踐“必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的道德理想,一生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天志中》)為使命,其倫理思想蘊涵著獨特的人文情懷和“民本精神”,其人生境界甚至讓對墨子有頗多不滿的孟子也驚嘆“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在墨子倫理思想的淵源上,《淮南子·要略訓》一篇有言:“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孑L子之術(shù),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惫P者以為,此問題上墨子表現(xiàn)出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是其同時代的許多道德家不能比擬的,雖然他的倫理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帶有烏托邦式的理想痕跡,秦漢獨尊儒術(shù)后更幾成絕學,乃至于在今日對墨家思想的研究依然相形見絀,但墨子的諸多真知灼見仍值得我們?nèi)ネ诰蚝桶l(fā)揚,墨子以“兼愛”為核心的民本道德精神較之孔盂的貴族道德更給人以深思和啟迪。本文擬從“兼愛”、“尚賢”和“天志”方面人手,進而結(jié)合墨子對社會制度思想的簡要考察,對墨子倫理思想的“民本”精神作一論述。
作為我國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兩大顯學,儒墨兩家學派都從愛出發(fā),提出了關(guān)于“愛人”的倫理思想學說和主張,其創(chuàng)始人孔子和墨子都以“愛人”為社會倫理核心和人際關(guān)系的最高道德原則。但由于他們各自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個人境遇的不同,“愛人”在孔墨的學術(shù)思想里又有著不盡相同的內(nèi)涵和外延?!秴问洗呵铩げ欢穼⑵錃w結(jié)為“孔丘貴仁,墨翟貴兼”。這種“仁”與“兼”的區(qū)別正體現(xiàn)了儒、墨兩家在此問題上的分野。
孔子的“仁愛”以孝悌、仁德為本,崇尚“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的圣人品格。這種“仁愛”大體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基于宗法血親之上的差等之愛。對自古以來的宗法關(guān)系和血親關(guān)系極為推崇,將父子兄弟的血緣關(guān)系及由此拓展出的君臣之義視為神圣不可褻瀆,輔以綱常等級的規(guī)范,其“愛人”之“仁”因而也被賦予了一種現(xiàn)實的規(guī)定,即“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親親之愛”最為厚重,“仁愛”也由此有了遠近、親疏、厚薄之分。二是“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的平等之愛。主張愛及眾人,重仁德之道。雖然這種泛愛將愛的范圍擴大惠及到群體,一定程度上帶有平等性,但這樣的愛卻是基于用儒家“道之以德,齊之以理”(《孟子·騰王公上》)的道德原則去認定人們不平等關(guān)系的基礎上的,實質(zhì)上更鞏固了貴賤有等的社會制度,從而使等級制度更加合理化。
編輯老師在此也特別為朋友們編輯整理了淺談墨子倫理思想的民本精神。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